剛開始學剪輯的朋友總是會覺得自己剪輯的視頻平淡無趣,畫面動作不流暢,方向混亂等等。那是因為自身的剪輯基本功還不成熟!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聊聊剪輯的匹配原則和思路,向優秀剪輯師靠攏吧~
影視畫面中的形態、色彩、影調、運動等構成因素的綜合演變,是形成視覺連續感的基礎;這些因素的沖突對比或大幅度變化,形成的則是視覺上的沖擊。
所謂匹配原則,就是指前后鏡頭中包括色彩、影調及運動的方向、物體的相對位置、視覺的注意中心、視線的方向諸要素,均保持統一并前后呼應。景別、位置、方向以及影調色彩與相似類別的匹配原則,體現剪輯的基本功。
一、景別匹配
1、同主體同角度同景別的鏡頭組接,會有跳的感覺,不匹配,也不流暢
2、從視覺習慣和思維習慣出發,不同景別漸變組合敘事,更符合人們日常視覺和思維。
3、兩極鏡頭(從極緊的景別直接跳接極松的景別或反之)帶來視覺上的跳躍感,用于節奏上的轉換(從極緊的景別直接跳接極松的景別,意味著節奏的由緊張到松弛,反之為由松弛過渡到緊張)景別與影片風格有關,景別的排列形成節奏與韻律。
4、不同主體同類景別的積累效果
二、位置匹配
組接時,前后鏡頭中同一主體(視覺注意中心)所處的位置,要有一種空間上的統一性。景別變換時,前后兩個畫面中的主體相同,一般讓前后畫面主體位置呈重合狀態,則視覺注意中心會自動過渡。畫面中具有對立關系的兩個或多個主體,上前后鏡頭中他們的位置關系也應一致。如下圖,主體相對位置不匹配的鏡頭相接時會有明顯的跳躍感。
三、方向的匹配
上下鏡頭中的方向感:運動方向、視線方向要一致。方向與拍攝機位和角度有關,現實的方向可能在屏幕當中呈現相反的方向。
四、影調色彩匹配
指上下鏡頭間影調、明度一致、色調和諧,色彩過渡流暢。
五、相似性匹配
以前后鏡頭間的相似因素(主體形象、聲音、動作等)為中介實現鏡頭的流暢轉接。相似因素轉接鏡頭常常用于前后鏡頭與場面之間的過渡鏡頭,又稱相似體轉場。
1、主體形象的相同或相似
2、聲音元素的相似
3、動作的相似
4、相似元素轉接的特例:遮擋或擋黑鏡頭轉換
六、何為優秀的剪輯思路?
思路這種東西和技術一樣,需要大家反復練習,熟練掌握各種技能點,方能靈活運用,舉一反三。但和技術不同的是它沒有固定的練習模板,無法做機械練習。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,但去羅馬的路還得靠你自己一步一步的走。